?山水傳佳音
大洪山成山于七千萬年前的造山運動,山巒起伏不斷,溝谷縱橫。這里是一片綠色的海洋,森林覆蓋率達90%以上,落葉樹和常綠林融為一體,形成四季常青的絕色風光,宛如一塊瑰麗奪目的“鄂中綠寶石”。這里也是鳥兒的天堂、動物的樂園,紅嘴相思鳥、畫眉、白鷺等30余種鳥類,以及娃娃魚、金錢龜等1300多種動物共享和諧之美。
獨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獨特的氣候條件?!耙簧椒炙募?,十里不同天”,可以說是大洪山立體氣候的真實寫照。這里氣候溫和,冬暖夏涼,空氣清新。深秋時節,層林盡染,正是觀賞紅葉的黃金時節。而大洪山紅葉的自然感和層次感都更為豐富。這里的地形分為平原區、淺山地區、深山嶺,依據海拔高度和氣溫不同,楓香樹等彩葉樹會自南向北漸次變紅,加上黃色的銀杏葉,美不勝收。
而林海之外,更有數不清的天然水景!大洪山屬于喀斯特地形,豐富的水源,獨特的地質,形成隨處可見的溪流、跌水、飛瀑、深潭、壺穴等流水地貌及水體景觀。大洪山有天然泉眼上百處,較有名的有白龍池、黃龍池、黑龍潭、珍珠泉、牡丹泉、三眼泉等,其中白龍池、黃龍池、黑龍潭因地處高山,池水終年不涸。掩映在峰巒之中的130多個大小溶洞,更是規模宏大,構成亞洲最大的溶洞群落,堪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風景只在途中好。沿洪山禪寺東行數百米,溯溪而上,進入夾縫的一線天,就是劍口瀑布。此時已是雨過天晴,碧空如洗。清澈的溪水流沿樵河奔涌,經峭壁成飛瀑急瀉而下,轟鳴作響,近看似玉珠撒落,遠觀霧氣彌漫。聆聽山谷清音,空谷回聲,感受山風徐徐,清心洗肺,仿佛置身桃花源中。在樵河河谷的進口處,有一大一小兩塊巨石相連,巨石如龜背出水,小石似龜頭昂揚,它們被稱為“神龜迎賓”。
踩著落葉和松針,沿著千佛古道拾階而上,兩旁的楠木和松樹、椴樹等遮天蔽日。由于沒有過多的人工修飾,加上與自然環境的融合,古道呈現出一種天然樸拙的美感。據載,西漢末年,綠林軍起義首領王匡、王鳳曾在大洪山一帶屯兵,明朝明玉珍起義、清末趙邦璧起義也都在大洪山立寨。這里是重要的軍事要道,至今仍有青龍寨、榔頭寨、冷皮埡等關隘、古堡遺跡。唐朝以后,又成為上山進香禮佛的香客必經之路。樵河的上方有一座年代久遠的石橋,其中,一塊石條已經風化斷塌。但石橋究竟建于何年何月?當地人也說不清楚。
來到“兩王洞”,則是另一番不同的景致。兩王洞屬于一種響石洞,因巖性水流及地殼演變復雜因素而形成迷宮形洞穴,幽深莫測。它位于齋公巖東南面,目前已經開發的是溶洞的中上層,洞長千余米。洞內九曲回環,鐘乳石懸掛,奇筍怪石,千姿百態,景觀為大洪山溶洞之冠。相傳,王匡、王鳳在一次戰役中,曾在這里以穴掩身指揮作戰,后人為了紀念他們,把此洞稱為“兩王洞”。
在樵河出口處有一地名靈官埡,古有“靈官廟”,廟門曾有一副“蒼松翠柏長生地,綠水青山古洞天”的石聯,橫額為“庇佑一方”。一路緩緩而上,已有了微微的汗意,恰逢一處泉水,坐在泉水邊小憩片刻,頓覺涼風習習,精神飽滿。
此后,古道均在松石間盤旋,大慈恩寺在霧靄中時隱時現,這不禁引人遐想翩翩?;蛟S,也是這樣雨后初晴的日子,慈忍大師一襲灰色僧袍,手持竹杖、足登芒鞋往來于山嵐云霧中,潛心證道,弘化四方?!鞍埑氐搅?!”一池洗盡塵世鉛華的碧水驚得游人歡呼雀躍起來。隱匿于寶珠峰、齋公巖、喚狗山三峰之間的白龍池古稱“南池”,這里地形開闊,群山懷抱,古藤纏繞、鳥鳴啾啾,湖底有泉眼,湖水長年不涸。偶爾,微風吹過,湖面波光粼粼,游魚細石,歷歷可數。?
?嶺上多白云
寶珠峰海拔1055米,是大洪山最高的山峰,也是楚北大地迎接晨曦的第一縷陽光的地方。重建的大慈恩寺金頂位于峰頂,巍峨雄偉,氣勢輝煌。登臨其上,不僅可以觀日出,賞夕陽,還可以看云海。憑欄覽勝,遠近風光盡收眼底,既無車馬之喧,也無雜事紛擾,讓人澄心滌慮、神清氣爽。
佛教在東漢末年自印度傳入中土,與大洪山結下不解之緣,并對中國禪宗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。據悉,寶珠峰原為洪山寺上院靈峰寺所在地,先后經歷五毀六建,一度建有殿堂百余間,梵音不絕,香火延綿。許多政要名流慕名紛紛來到這里參禪悟道,際會風云,使之在佛教叢林中卓爾不群,徳聲遠播。
北宋中后期,是大洪山佛教發展最鼎盛的時期。繼唐代玄奘法師到西天取經后,北宋時期,在洪山寺潛心修行的善洪法師歷時13年,克服千難萬險,赴天竺國取經,成為史上西天取經第二人?;氐骄┒己?,他受到宋真宗皇帝趙恒親自召見,并賜紫衣銀絹。特別是報恩禪師住持大洪山十方禪院期間,他不僅著書立傳更新法則,還將山頂(即現寶珠峰)推平,大興殿堂,使“大洪山精舍壯觀天下”。
一千多年來,該寺歷經劫難,幾度浮沉,最終消失在歷史的煙云中。寺院主要建筑最后一次毀于清末,藏經閣中的歷代佛經典籍經兵燹火災,也散落殆盡。1942年抗日戰爭期間,寺院再次被戰火摧毀,僧人四散逃亡,唯留清代湖廣兵馬道陳維舟題的一副楹聯:“漢東地闊無雙院,楚北天空第一峰?!苯陙?,又陸續清理發掘出唐代三級蓮花柱礎、宋代海石榴花柱礎、瓦當、圣旨碑刻等珍貴文物。
2009年,大洪山啟動大慈恩寺重建工程,并禮請現任中佛協副會長、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順大和尚擔任方丈。2011年5月31日,一期的金頂、大悲閣建成;2013年10月27日,大慈恩寺二期工程竣工,多位高僧大德應邀為全堂佛像開光,從此,佛光再現,澤被眾生。
“大慈恩寺”之名大有來頭:系取“慈忍大師”之“慈”和“報恩禪師”之“恩”合成,并由中國佛教泰斗本煥長老親筆題寫了寺名,意為繼承兩位大德的精神續佛慧命,大力弘揚佛教傳統文化。寺院建筑依山而建,坐北朝南,占地4.7公頃,建筑面積達1.1萬平方米,竹林深深,纖塵不染。身臨其境,如入香光莊嚴的蓮華國度。它以大雄寶殿為中心,成十字形展開,中軸線主體建筑由山門、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藏經閣、佛足閣、金頂依次展開,錯落有致,磅礴大氣,體現了氣勢恢宏的大唐風韻,再現出“楚山望剎”盛景。
黃昏時分,夕陽如血,云興霞蔚,來去無跡,亦真亦幻,殿堂樓閣的輪廓在云霧間或淡或濃。這山林,這古剎,真可謂“山中何所有,嶺上多白云”。?
走進大洪山,你只需要把心澄清下來,用耳朵去聆聽,用眼睛去捕捉,又或者,用心靈去感受,用腳步去丈量。你會發現,生活中隨處都是道場,隨處都有禪味,隨時隨地都可以修行。?
?觸摸大洪山的雪
□孫中文
是否飄得有點高?海拔1056米的支撐,它才有資格成為風景。
雪,落在大洪山上。
春之繁花、夏之綠意、秋之彩葉,一瞬間皆成過往!取而代之的是千里萬里,川原皆白,讓人產生穿越時空,倏然進入一個童話世界的奇幻感!世界如果同這冰雪世界一樣純凈無垢該多美好??!
入夜,依稀可見平日里熟悉的長崗鎮街市和依偎在小山懷抱里的村莊,那里燈光昏黃。我猜想:或許那山村有柴門聞犬吠,正迎接風雪夜歸人;或許燒著明火堆(直接在土地面上架柴燒火烤),用三角鋼筋架支起的鐵鍋上燉著的臘肉正滋滋作響、香氣滿溢,并排垂掛于橫梁上的臘肉、牛肉、羊肉,正慢慢接受煙火考驗;或許一家人圍著烤火爐烤紅薯、烤糍粑、烤板栗、吃柿子、品嘗大洪山花果海的肥厚香甜的冬桃……家人閑坐,圍爐夜話,燈火可親。這人間煙火氣,讓人覺得人間可戀,此生值得。
還沒等到高山上的雪融化,我就等不及要出發。
天放晴了。幾位好友相約登上大洪山主峰看雪。
大洪山山脈跨京(山)、鐘(祥)、隨(州)三市,面積達2100平方千米。這里不僅人杰地靈,也是多種野生動物的家園:野生黃羊、野豬、白眉子(果子貍)、烏眉子、狗獾、豬獾、刺猬、黃鼠狼……我們的談笑聲驚飛了棲在灌木叢中的野雞,驚動了臥在雪下枯黃的草叢中的野兔。在灌木叢中采摘到火紅酸甜的火棘果、火紅多汁且甜津津的冬泡子(覆盆子),至于積雪下黃色多刺的金纓子,還是小時候吃過。城里的人們不一定能實現車厘子自由,但在這里,卻可以實現野果自由。那些低矮的灌木只剩尖端露在外面,只有高大的喬木在寒風中負雪搖曳。依稀能認出櫻花樹、楓香樹、板栗樹、核桃樹、櫟樹、檀樹……它們在繁華落盡之后,依然鐵骨錚錚,枝丫和諧地切分著天空,卓然如畫。蠟樹、黃楊木等常綠樹敷過雪的面膜,愈發青蔥。大洪山本土樹種中除了野生山櫻,還有幾種也極其珍稀:樹的重量與等重量的黃金等值的神秘的樹(林業資源普查時被發現、為便于原地保護林業專家對其信息守口如瓶)、不可觸碰的漆樹(人如果皮膚接觸樹皮后會長瘡、漢代用于給漆器上漆)、新發現的樹齡超過百年的紫薇樹、一直都在的望春花樹(又名辛夷花。樹高4米左右,正月下旬開花,花色分為粉、白、紅幾種,香氣宜人。只有讀過王維的《辛夷塢》,才知它有多美艷)。
又用十幾分鐘到達白龍池畔。這是一處隱世的湖,在海拔七八百米的幾座山峰之間,竟然藏著一方小巧的湖!這種高山淡水湖在中國亦不多見。夏日溫潤如碧玉的湖面消失不見,取而代之以厚厚的冰層!湖的四周,山峰高聳,密林披雪,雪色純凈而耀眼,氣氛靜謐而空靈。時間仿佛被靜止了。山中一捧雪,足以慰風塵。朋友們滑冰,打雪仗,去無人涉足的地方踩一行專屬于自己的腳印,仰面倒地印上自己的身形,去湖邊樹林中尋找小獸的足跡……紅色羽絨服和各色圍巾、帽子特別顯眼。湖邊的菖蒲,頂著薄雪,綠得精神。湖北面堤壩上栽種的幾棵榆柳,疏密有致,葉子落凈,樹干深黑,儼然成畫。從湖邊木質棧道北望寶珠峰上的寺院建筑,仿佛仙山樓閣。幾位攜帶無人機的攝影師,在調試機器航拍大洪山雪景。從高空俯視群山,才知道這世界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寬闊。他們拍出的山峰上的積雪,竟然有一種神秘的幽藍。停于湖邊公路的四驅車上,走下一位梳漢髻、著紅色漢服的模特,坐湖邊圓凳上。助手幫她將長得有些夸張的裙擺向左右手方向披散開,遞上一張七弦古琴。紅衣女子撫琴一曲《梅花三弄》。攝影師忙著拍照。一半是冰雪,一半是火焰!游人紛紛驚嘆這唯美的畫面。我覺得他們是一群靈魂有趣的人——穿越時空,一眼千年,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觸摸大洪山的雪,只為取悅自己,將人與風景的相遇演繹成了絕唱。這世間許多美好的東西,往往既在物質之中,又飛躍物質之上,就像臘梅的香味那樣撫慰人心。
我們沿盤山公路被積雪壓彎的樹干樹枝搭成的拱形通道而行。時不時得彎腰從樹枝下的空隙鉆過去。無論朝哪個方向看,都是“千樹萬樹梨花開”的震撼!雪山秘境,人在路上。幾位著不同款式不同顏色古裝的女子在前方閃現。她們手持透明的粉紅小傘,衣帶飄飄仙氣十足。她們莫不是從《雪山飛狐》中走來的?這些看雪的人,也成了雪中的風景。原始的風景,最具治愈的力量。只叫人想要沉入這琉璃世界的氛圍而不能自拔!大洪山的雪,也曾驚艷過明代詩人梁木,他的《洪山積雪》盛贊道:“千峰聳峙白云隗,積雪經春未肯開。知是靈山留凈域,不教一點著塵埃?!?br/> 人們說只有登上山頂,才能擁有詩和遠方。又經一小時的慢游,才抵達大洪山主峰——海拔1056米的寶珠峰。我見眾山皆草木,唯有見你是青山!寺院龐大建筑群寂靜而肅穆。紅墻白雪對比強烈。屋檐的風鈴在搖擺鳴響。風鈴也在聆聽世間漫長的聲音。因提前預約,我們得以登上云端上的圖書館。上三樓閱覽室,與遠處山峰比肩而坐,
看窗外霧汽飄過,觸手可及。在雅致的茶室泡茶、聽琴、讀書,花香、茶香、書香縈繞其心,那真是一段難得的輕奢時光。
慈恩寺神秘地宮中的文物與山下千年銀杏樹,使游人穿越時空,與唐朝有了親密接觸。在一處空地上見到寺院的師父著一襲僧衣,在雪地煮茶。茶幾上陶瓶中插著幾枝黃色的迎春花,香爐中升起的煙霧,茶爐中冒出的熱氣,充滿了禪意,令人內心頓然清靜。我們站在最高處的觀景平臺上極目楚天——云天蒼蒼,涢水湯湯,天遠地闊,令人心曠。乳白色的霧氣灌滿山谷,四面雪峰,高低錯落,低矮的都被霧氣淹沒;高聳的只露出山的頂部,有如海上孤島,山在虛無縹緲間沉浮,似海市蜃境。寺院山門外的平地和臺階上游人往來不絕。愛美入骨不畏嚴寒換上盛裝拍照的美女,總能收獲贊許的目光。太陽從云層露出臉,天空像海水一樣藍。俯視主峰下不遠處的長崗集鎮,隱約可見S333公路一線、街市高樓數塊、農家房屋數點、涢水河一痕、鄉路行人數粒而已。
山上是美得令人窒息的冰雪世界,山下是有暖有愛菜青火紅的煙火人間。在這之間切換,令人深思。
時光逝去,四季輪轉,并不意味著結束。只有走過蕭殺的寒冬,才能抵達櫻花如雪的春晝。無所謂哪個季節好,哪個季節不好,都是我們必然要經受的。順時而為,才不至于傷懷??v然身處寒冬,我們依然要心存春天,面上含笑。大洪山中的人們在冬季不急不躁,因為他們知道,雪化之后,便是桃花紅、櫻花白、菜花黃……正如唐代詩人王維在《山中與裴秀才迪書》中所說的那樣:“當待山中,草木蔓發,春山可望”。
雪已經來了,櫻花還會遠嗎??
?大洪山詩詞賞析
作者簡介:吳春和(網名:老禾)1953年生,武漢蔡甸區人,中學語文高級教師,武漢市詩詞協會會員、蔡甸區詩詞楹聯協會會員?
七律?登大洪山
一入隨州山疊山,云流阡陌九連環。眼前峭壁參差出,澗底蒼松次第閑。夢幻留情望金頂,風輕送我過雄關?;驶适サ乩@三匝,悟得禪心不愿還。?
五律?千年銀杏
相伴洪山寺,千年戴冕旒。云中曾接佛,月下再封侯。掠景枝頭歇,分泉石上流。歷經風雨后,結子在深秋。?
唐多令?大洪山人家
峰盡有人家,重山庭外斜。
滿庭菇,
樓上蘭花。仲夏不知身是客,
品山味,
嚼清茶。美酒映紅霞,徐娘披薄紗。
囀啼鶯,
妙勝琵琶。來客不曾因酒醉,
只緣是,
戀山家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
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“隨州市人民政府”門戶網站,是否繼續?
您的瀏覽器版本太低!
為了更好的瀏覽體驗,建議升級您的瀏覽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