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快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隨州——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摘登
  • 發布日期:2018-01-04
  • 信息來源:隨州日報
  • 編輯:隨州日報
  • 審核: 楊文明

2018年政府工作總體思路
 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、市委四屆四次全會等精神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按照“五位一體”總體布局、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和湖北現代化強省建設統一部署,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堅持新發展理念,落實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,狠抓投資拉動、創新驅動、開放帶動、實干推動,著力做強實體經濟、推動轉型升級,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、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益,著力推動產城融合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、保障和改善民生,深入推進“圣地車都”建設,全力打造特色產業增長極,加快邁向區域性中心城市。

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
 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%,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8%,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%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%,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8%,外貿出口增長8%,實際利用內聯資金增長10%、利用外資增長8%,城鎮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,物價形勢保持穩定,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、環境質量控制等全面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。
  實現上述目標,加快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隨州,我們將堅持“產業興市、質量強市、創新活市、生態立市”,切實把握以下幾點。
  ——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。
  ——堅定不移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。
  ——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創新。
  ——堅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堅戰。
  ——堅定不移以人民為中心。

2017年工作成績
  全市經濟企穩回升、穩中有進、進中向好,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%,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.5%,城鎮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長8%以上。節能減排等控制性指標全面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。
 ?。ㄒ唬┺D型升級重點突破。啟動創建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示范城市,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提升,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。汽車機械產業產值增長25%,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增長15%。
 ?。ǘ┊a業發展協調并進。全力穩固農業基礎,糧食總產保持增長,食用菌、畜禽、優質糧油、木本油料、茶葉等產業加快壯大,中糧33萬頭生豬項目建成投產,隨縣被授予“中國稻米油之鄉”。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企業達到210家,獲評省示范鎮3個。
 ?。ㄈ╉椖拷ㄔO取得成效。召開全市項目建設“比拼趕超”現場會,全年新開工項目2060個,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490億元、增長16.5%。
 ?。ㄋ模└母镩_放扎實推進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地落實,累計為市場主體降低各類成本25.98億元,企業虧損面、資產負債率分別下降15.8個和2.9個百分點。
 ?。ㄎ澹┏青l面貌明顯改觀??茖W優化區域布局,城鄉總體規劃在全省率先完成編制審批,成為“湖北樣本”。持續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力,中心城區實施重點項目93項,總投資超過100億元。
 ?。┥鷳B優勢不斷彰顯。全面推進城鄉綠色革命,加快“一軸一環三片”生態布局,隨城山國家生態公園二期、擂鼓墩遺址公園等一批城市公園游園建成使用,中心城區新增綠地84.5萬平方米,曾都區“兩大片兩條線”生態走廊、隨北百里風光走廊、廣水北三鎮生態畫廊、高新區美麗鄉村示范片建設成果顯現。
 ?。ㄆ撸┤嗣裆畛掷m改善。財政用于民生領域的支出121億元,占公共預算支出的80.1%,增長5.3%。打響精準扶貧攻堅戰,省定年度脫貧目標圓滿完成。穩定擴大就業,增發創業擔保貸款近8000萬元,城鎮新增就業2.16萬人。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,推進全民參保登記計劃。
 ?。ò耍┱陨斫ㄔO得到加強。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,常態化開展“兩學一做”學習教育,規范開展“主題黨日”活動。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、政協民主監督、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。加強勤政廉政建設,治理了一批基層“微腐敗”,營造了為民務實清廉的政務環境。

2018年辦好八件民生實事
 ?。?)促進就業創業,力爭城鎮新增就業1.6萬人,失業人員再就業3000人。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000萬元,扶持創業500人,創業帶動就業2000人。
 ?。?)實施安居工程,全市改造棚戶區7228戶,公租房分配入住率達到90%以上,其中中心城區改造棚戶區5100戶;開展物業小區專項整治,推進3個以上小區物業服務標準化試點建設。發放住房公積金提取貸款3億元,支持新市民住房消費。
 ?。?)提升中心城區品質,實施2至3個老舊小區提檔升級,完成烈山大道中段臨街立面包裝,改造維修30座城市公廁。
 ?。?)改善城鎮水環境,提標升級市污水處理廠,基本完成中心城區東護城河改造等黑臭水體治理,確保37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營運。
 ?。?)繼續緩解交通擁堵,建成?水一橋、水一橋、實驗小學及大潤發人行天橋,推進桃園大橋建設,暢通聚玉街、花溪巷等城市微循環;新建5處城市停車場,增加停車位1500個。
 ?。?)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,投入5000萬元實施“全面改薄”工程;改擴建東城文峰塔和蔣家崗學校,建成高新區云龍小學;新建白云湖初中和南郊擂鼓墩學校,確保2019年秋季開學投入使用;籌措資金4700萬元,資助5萬人次家庭困難學生。
 ?。?)加大文化惠民力度,新建100個鄉村、社區文體廣場,開展送戲下鄉300場、戲曲進校園600場;啟動擂鼓墩遺址保護區建設。
 ?。?)加強治安防控設施建設,中心城區新增A類公眾視頻探頭200個,建成人像識別系統。

加強政府自身建設
  新時代、新使命、新征程,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我們將不斷增強治理服務能力,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,努力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。
 ?。ㄒ唬┢鞄悯r明講政治。
 ?。ǘ┮婪ㄐ姓乇O督。
 ?。ㄈ┥舷峦木酆狭?。
 ?。ㄋ模└倪M作風提效能。
 ?。ㄎ澹┣逭疂崢湫蜗?。

2018年重點工作
  緊扣轉型發展全力以赴建設特色產業增長極
  致力打造專用汽車及零部件千億元產業。加快壯大專汽產業集群,力爭產值增長15%以上。依托30公里專汽長廊,引導資源要素聚集,規劃建設智能專用車、應急裝備等產業園。強化規范整頓和行業自律,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形象,讓中國專用汽車之都逐步享譽世界。
  致力打造農產品加工千億元產業。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打造“來自炎帝故里的饋贈”系列農產品區域品牌,積極創建國家級農產品(食用菌)優勢區、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,加快建設現代化農業強市。拓展農業產業鏈條,促進種養加、產供銷一體化發展,力爭農產品加工產值增長10%以上。
  致力打造生態文化旅游戰略性支柱產業。以“旅游+、+旅游”為方向,加快建設世界華人謁祖圣地、全國知名的旅游目的地。積極培育尋根游、生態游、研學游、工業游等旅游新業態,大力營銷推介精品旅游線路,加快開發旅游商品。
  致力打造成長性新興產業集群。堅持無中生有、有中生優、優中生強,推動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,引導發展互聯網教育、移動醫療、共享經濟等新業態。積極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,謀劃實施光伏、生物質發電項目。
  緊扣提質增效全力以赴做強實體經濟
  加快壯大工業支柱。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,優化升級風機制造、晶體材料、電子信息、紡織服裝等產業。重點推動星化工、東合新能源汽車、常森汽配、金龍復合材料、導航陀螺儀等項目建設。抓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,力爭新增規模企業50家以上,支持企業爭做細分行業“隱形冠軍”。
 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。夯實農業生產能力基礎,穩定糧食種植面積,壯大特色種養業,確保食用菌生產穩定在3億袋左右,扶持推廣香菇集中制棒、分散出菇新模式,力爭規模達到1000萬袋,惠及菇農5000戶以上,支持隨縣爭創國家現代農業(香菇)產業園。加快建設優質糧、蔬菜、木本油料、茶葉、藍莓、花卉苗木等規?;a基地,重點發展肉雞、生豬、肉牛三大養殖業和小龍蝦、花白鰱兩大水產業。
  加快培育現代服務業。積極適應消費趨勢新變化,大力發展全域旅游,力爭全年接待游客2400萬人次,綜合收入突破150億元。拓展商貿服務業,暢通城鄉流通網絡,引進大型賣場和商業綜合體,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。加快發展電子商務,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。
  加快提升縣域經濟。深入開展“比拼趕超”活動,推動縣域經濟爭先進位。

  緊扣筑牢底盤全力以赴擴大有效投資
  突出項目招引,增強后勁支撐。推動央企、省企與我市企業合作重組,擴大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成果。開展安商暖商利商行動,落實優惠政策,強化督辦考核,力爭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40個以上,實際利用內聯資金320億元以上,利用外資1.5億美元以上。
  強化項目謀劃,優化投資結構。超前謀劃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大項目、好項目,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省投資計劃。做實隨州至信陽高速公路、城南國際物流城等項目前期工作,爭取盡早落地開工。
  推進項目實施,促進增產達效。重點推進漢十高鐵、鄂北水資源配置二期、水生態綜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建設,確保程力二期、毅興智能、雙劍風機、正大熟食等產業項目竣工投產。激發民間投資活力,大力實施繞城南路地下綜合管廊等PPP項目,加快南北外環一級公路等骨干路網建設,基本建成浪河至何店一級公路。
  健全項目機制,保障要素供給。完善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。繼續強化領導包保、五星管理、集中開工、現場觀摩、跟蹤督辦等工作機制,推廣曾都區周六現場辦公制,定期會商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難題。

  緊扣全面小康全力以赴決戰脫貧攻堅
  在協同推進上強責任。圍繞實現24個貧困村脫貧出列、3.7萬貧困人口脫貧銷號的目標,強化各級各部門及“一把手”主體責任,發揮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作用,建立和落實駐村干部督辦、召回等制度。整合中國社會扶貧網和隨州扶貧云平臺,推動政府、市場、社會“三位一體”大扶貧。
  在產業扶貧上出實招。堅持扶貧同扶志、扶智相結合,引導貧困群眾勞動增收、就業創業致富,避免養“懶漢”。推進特色產業扶貧,因地制宜發展種養業,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。推廣“政府、銀行、保險、合作社+貧困戶”的“四幫一”產業扶貧模式,實施電商扶貧、旅游扶貧等精準扶貧工程。
  在落實政策上不走樣。精準落實扶貧政策措施,加快完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,加大深度貧困村扶持力度。推進農村危房改造,著力解決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問題。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工作,完成拆舊建新任務,確保穩得住、可脫貧。落實教育、健康和社保兜底等政策,探索資產收益和生態補償扶貧等途徑。

  緊扣動能轉換全力以赴推進改革開放
 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。聚力“五大任務”,聚焦“破、立、降”,大力破除無效供給,以創新轉型增強新動能。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,力爭為企業再減負2億元以上,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。
  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。持續轉變政府職能,加大“互聯網+放管服”改革力度,推進神農云建設,促進數據通、業務通,盡快實現“一網覆蓋、一次辦好”目標,力爭讓群眾企業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。推進綜合執法體制改革,加大市場監管力度。
 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。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,優化支出結構,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。拓寬社會融資渠道,大力發展普惠金融,推動漢口銀行等金融機構進駐隨州,力爭全年新增社會融資規模120億元。大力發展股權融資,利用產業引導基金,有效撬動社會資本。創新政府增信模式,支持融資性擔保機構發展。
  深化對外開放合作。完善隨州口岸功能,加強大通關建設,爭取設立公用型保稅物流中心。加快“走出去”步伐,積極對接“一帶一路”和湖北自貿區建設,不斷擴大專用汽車、食用菌、茶葉、通訊電子等產品出口份額。

  緊扣生態宜居全力以赴建設美麗隨州
  抓擴容提質,讓城市更有品位、管理科學精細。發揮規劃引領作用,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,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建設。圍繞拉開框架、完善功能,投資112億元,建設中心城區重點項目77項。完善城南和淅河片區路網,新建明珠東路、白云大道北段等城市道路,改造漢東路中段、烈山大道中段等主干道。加快市委黨校新校園、城市公共活動中心綜合體、隨州中心客運站、大隋文化創意產業園等項目建設。完善城市便民市場,改造老舊零售菜市場,新建草店子街凈菜市場。圍繞打造特色產業增長極的核心區、創新轉型的先行區、現代服務業的引領區、高端人才的集聚區和宜居宜業宜游的示范區,統籌謀劃城南新區高鐵新城建設。
  抓鄉村振興,讓農村山清水秀、農民安居樂業。按照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總要求,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,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。全面開展“三鄉工程”,促進市民下鄉、能人回鄉、企業興鄉,推動城市資金、技術、人才、信息等要素與農村資源有效對接。加強支農資金整合使用,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農村建設。
  抓綠色發展,讓自然寧靜和諧、環境持續改善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。實施“藍天工程”,持續開展“兩禁、三控、四治”,完善大氣污染防治考核辦法,讓隨州呈現更多高顏值的藍天白云。實施“碧水工程”,全面落實河湖長制,實行“一河一策”。實施“凈土工程”,啟動土壤污染詳查,制定實施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,繼續推進礦山復綠。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,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。實施“增綠工程”,深入推進“一軸一環三片”建設。

  緊扣普惠發展全力以赴謀求民生福祉
  著力提升公共服務。優先發展教育事業,堅持立德樹人,發展素質教育。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,大力緩解“大班額”問題。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,繼續提高辦學質量。重視發展學前教育、職業教育、特殊教育等各類教育。深化健康隨州建設,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。加強和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,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。
  著力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。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,加大擴面征繳力度,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。完成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“七統一”,擴大參保和支付范圍。
  著力擴大就業創業。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,加大就業援助力度,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。強化技能培訓,繼續開展“神農工匠”評選。加快創業孵化基地建設,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,力爭新登記市場主體3萬戶以上。
  著力強化人才支撐。深入推進人才強市建設,落實炎帝人才支持計劃,大力開展“我選湖北·聚才隨州”行動。高標準推進“一園十基地”建設,抓好高端人才、創新團隊引進和人才培育服務。
  著力增強文化軟實力。挖掘炎帝文化、編鐘文化、曾隨文化、紅色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內涵,大力推進文化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。辦好戊戌年尋根節和編鐘出土40周年紀念活動,推進編鐘音樂文化之都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。

  緊扣和諧穩定全力以赴共建共治共享
  進一步加強社會治理。深化實施“三民工程”,完善社區協商議事機制。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,健全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。規范社會組織管理,大力推進政府購買服務。加快發展志愿服務和慈善事業。
  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。弘揚生命至上、安全第一的思想,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,加強安全監管執法機構建設,在全市所有鄉鎮單獨設立安監站。大力開展安全隱患排查,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,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。
  進一步打造平安隨州。健全社會矛盾排查預警和調處化解機制,引導群眾依法逐級走訪,推進信訪維穩法治化建設。完善立體化、信息化治安防控體系,依法打擊和懲治黃賭毒、黑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。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,著力保護人身權、財產權、人格權,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實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續。
 
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

中文字幕人妻少妇无码